滚塑机机械臂上装有轮盘,作固定模具用,机械臂由电机驱动带动沿圆形轨道行驶到各区域。滚塑机循环起始点为装料区,在此工作区内需实现轮盘的角度调整,使滚塑模具能在水平面上安全装料。转台带动机械臂及模具转至加热室,在加热室中,机械臂前端由齿轮带动轮盘作空间双向360度旋转,滚塑原料在模具中烧结、熔融成型。在此工作区需实现加热室(烘箱)温度控制和轮盘、机械臂自动旋转及其转动方向和速率调整。滚塑机转动进入预冷区,在这个区域模具静止不动,使滚塑制品凝固成型。滚塑机进入冷却区,利用风机强风来冷却模具。转台在每个区域停留的时间按工艺的需求来设定。
滚塑模具设计制作的要求是: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制造容易、寿命高、成本低;设计符合工艺需要,经济合理。滚塑模具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须考虑刚性、导向性、卸料机构、定位方法、间隙大小等因素。模具上的易损件应容易更换。对于塑料模和压铸模,还需要考虑合理的浇注系统、熔融塑料或金属流动状态、进入型腔的位置与方向。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流道浇注损失,可采用多型腔模具,在一模具内能同时完成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制品。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的模具。
滚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上模和下模边缘可拆卸地密封配合形成模具腔体,其上模和下模处于罐顶部的结合部位置开有液位计仿形孔,其仿形孔中密封嵌有液位计,模具处于罐底部的结合部开有两个孔,分别为传感器孔和气孔。在加热阶段的最初,如果用的是粉末状材料,则先在模具表面形成多孔层,然后随循环过程渐渐熔融,最后形成均匀厚度的均相层;如果用的是液体材料,则先流动和涂覆在模具表面,当达到凝胶点时则完全停止流动。模具随后转入冷却工区,通过强制通风或喷水冷却,然后被放置于工作区,在这里,模具被打开,完成的制件被取走,接着再进行下一轮循环。
在滚塑过程中,不容易生产壁厚突然变化的产品。产品的平均壁厚取决于进料量,其均匀性与模具本身的结构和滚塑工艺有关。一般来说,凹角(外凸)的厚度小于外凸角(内凹)的厚度。但是,如果外凸部分的角度太小,材料不能充满缺陷,如模具中的孔,所以产品不合适。有尖角,通常有一个大的平滑弧过渡。塑料的熔化和粘附能力主要与模具的温度有关。在模具温度高的地方,塑料很容易首先熔化,并涂上模具的旋转层。粘合树脂将更多,而低温部分的粘合树脂相对较少,导致产品的壁厚不均匀。产品的壁厚也与转速有关。由于转速不均匀,容易造成壁厚不均匀和不规则,所以通常采用扭矩或速度恒定且可自动控制的电机来保证主轴和副轴的均匀旋转。
滚塑机,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名词,但是是否真正了解它呢?滚塑机是一种塑机,是利用滚塑原理的塑料成型设备,下面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滚塑机的类型及选型。滚塑制品价格滚塑机按臂数分为单臂、两臂、三臂、四臂等。质量好滚塑制品常用和常见的滚塑机型号有:单臂直火加热摇摆式;单臂热箱加热摇摆式;单臂热箱加热双轴旋转式;两臂热箱加热双轴旋转式(平行移动和垂直移动2种);3臂或4臂热箱加热自由臂转塔式;6、3臂或4臂热箱加热非自由臂转塔式。
绝大多数塑料成型加工工艺,在成型过程中,塑料及模具均处于相当高的压力之下,比如应用极为广泛的注塑、压缩模塑,挤出,吹塑等。因此应用这些成型工艺生产大型塑料制件时,不仅必须使用能够承受很大压力的模具,使模具变得笨重而复杂,而且塑料成型设备也必须设计、制造得十分牢固,机模的加工制造难度相应增大,成本增加。与此相反,由于滚塑成型工艺只要求机架的强度足以支承物料、模具及机架自身的重量,以及防止物料泄漏的闭模力,因此即使滚塑大型及特大型塑料制件,也无需使用十分笨重的设备与模具,机模的加工制造十分方便,制造周期短、成本低。